行业热点
News Center

陈山枝:“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是我国车路协同的发展模式

行业热点 | 2020-12-16

日前,2020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5G赋能·智慧车联”为主题,众多来自车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行业领袖、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生态系统等剖析车联网技术、产业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专家会主任、IEEE Fellow陈山枝博士在题为《蜂窝车联网(C-V2X)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演讲中表示,车联网在智能交通和汽车工业的变革过程当中,将扮演重要使命与技术使能角色。我国将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的发展模式,即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的“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的车路协同发展模式,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的变革,并培育智慧路网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采访中,陈山枝介绍了C-V2X车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早在2013年陈山枝及其大唐研究团队就提出了LTE-V2X概念和关键技术。在国际标准方面,2015年开始,大唐联合LG、华为等相关企业,共同推动C-V2X国际标准制定。目前C-V2X国际标准的演进路径很清晰,LTE-V2X在2017年就有基本版本了,下一个演进版本是NR-V2X,要到2020年年中制定完成。在产业方面,大唐团队最早在国际上推出了芯片、模组、车载终端以及路侧设备,这些设备有力于推动了我国各地方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发展,同时还作为可以核心力量和桥梁作用积极参与和推动了“三跨”(跨芯片跨平台跨整车)、“四跨”(跨芯片、跨模组、跨整车、跨安全)、“新四跨”(跨芯片、跨模组、跨整车、跨安全、高精定位偏转)等产业生态成熟重大活动。

总体来说,一是,大唐最早提出了LTE-V2X的概念,奠定了C-V2X的原理与关键技术,我国主推C-V2X技术与产业;二是,从整个产业及标准演进方面我国在全球是引领地位;三是,国内在做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的规模数量在全球也具有领先性。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跨国公司参与其中,是产业各方开放合作、共同推进产业成熟的结果。

陈山枝认为,2020年是车联网规模商用启动之年。有人认为车联网就是无人驾驶,其实不然。车联网不简单等同于无人驾驶,但车联网的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要支持无人驾驶。现阶段,车联网是要解决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和汽车的智能网联问题,其中道路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其次是交通效率问题。同时,车联网要解决园区及封闭道路的中低速无人驾驶问题。就在当下,中低速无人驾驶已在园区、机场、矿山等场景有很好的商用应用,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最终目标,车联网将要支持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乘用车无人驾驶。陈山枝强调,最终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几年的时间,除了需要技术和标准方面继续提升之外,还需要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

当前,C-V2X已经可以落地商业应用。陈山枝介绍,在辅助驾驶安全和提升交通效率方面,C-V2X已经在智慧公交和智慧高速有了很好的应用案例。在厦门,当地的智慧公交车安装了LTE-V2X车载终端(OBU),在红绿灯及十字路口配备了感知设备及LTE-V2X路侧设备(RSU),这不仅能够通过红绿灯协同实现公交像地铁一样在可预测的时间内到达站点,还能够让公交车实现精准停靠,并通过最佳行驶速度降低车辆7%~8%的油耗。在重庆,C-V2X正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营运车辆,实现客运车、货运车的车车、车路通信,提高驾驶安全,将降低重大事故率,这样也提升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国通信学会车联网专家委员会成立,作为主要推动者之一,同时也是首任车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山枝道出了初衷及心中的愿景,此次车联网委员会成立在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专家委员会将致力于前瞻性研究规划工作,立足于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研究,从保证交通安全和提升交通效率两个维度,助力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落地。车联网是跨平台、跨部门、跨领域的技术,也希望借由这个委员会平台,推动车联网相关行业的技术研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开展学术和产业交流,为中央政府部门、各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机构提供车联网领域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咨询及决策支撑服务,组织产业成果评价与推广,发掘和培育产业优秀人才,推动车联网和车路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