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News Center

陈山枝团队C-V2X成果,获高度认可!

行业热点 | 2023-06-02

2023年5月31日消息,刚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陈山枝博士又有一篇开创性的论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具体地,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影响因子10.238)于2020年第5期刊发的陈山枝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A Vision of C-V2X: Technologies, Field Testing and Challenges with Chinese Development”一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谷歌学术被引量高达229次,在IEEE explore的下载量高达5111次。

众所周知,SCI本已是论文界的“天花板”,而大多数SCI论文的被引次数都很低,只有极少数的高被引论文能够达到上百次,可见陈山枝博士上述蜂窝车联网(C-V2X)论文被引高达229次凸显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全球业界所产生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既反映了车联网目前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持续极受关注(凸显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是很热的学术与产业领域),也反映了上述论文的水平很高,极具创新性,在研究方向和技术路径上具有很强的引领性,获得了全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高度认可。据了解,上述论文在描述C-V2X愿景的基础上,根据从LTE-V2X到NR-V2X的技术演进路径,介绍了道路安全应用和高级V2X应用的要求、集中式/分布式架构以及C-V2X的关键技术;还总结了不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C-V2X标准研究、全球部署、现场测试、技术验证;并着重介绍了中国不断积极推进C-V2X研究、现场测试和开发的相关工作,以及在C-V2X互操作性测试和产业实践方面的进展。

我们继续深挖了一下,发现陈山枝博士共发表了3篇C-V2X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论文,引领了全球C-V2X技术与标准的发展方向,持续受到全球业界高度认可。陈山枝博士及其团队在C-V2X领域的持续深耕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可以说陈山枝博士是全球C-V2X领域的开拓者、技术策源人。在2010年代,车联网(V2X)的发展面临业界难题——当时的蜂窝通信(4G LTE)与DSRC(IEEE 802.11p)均无法满足V2X通信的高可靠与低时延等需求,陈山枝博士在2013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大会上在业界首次提出LTE-V2X概念与关键技术,实现了蜂窝通信和直通通信融合创新,奠定了蜂窝车联网(C-V2X)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以及基本系统架构、技术原理和技术路线,既解决了车联网应用的近程信息交互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难题,又利用已有的移动网络部署支持远程信息服务类业务,并利用移动通信的产业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随后于2015年,大唐联合我国企业共同牵头在3GPP主导LTE-V2X国际标准制定,于2017年3月完成LTE-V2X的3GPP Release 14版本标准,并于2018年6月完成LTE-V2X增强(LTE-eV2X)的3GPP Release 15版本标准。在此过程中,笔者观察到,陈山枝博士及其团队的C-V2X技术创新研究在国际上一直领先,获得全球业界的广泛高度关注,比如其作为第一作者的开创性论文、由顶级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于2016年第12期刊发的“LTE-V: A TD-LTE-Based V2X Solution for Future Vehicular Network”很早就入选SCI高被引论文,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谷歌学术被引量高达425次,在IEEE explore的下载量高达16841次。

除了相比于DSRC在帧结构、网络覆盖、通信场景、时延、可靠性、峰值速率、波形、信道编码、资源复用、同步、重传、资源分配、多天线等关键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具备可长期演进能力也是C-V2X获得产业界持续大力支持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4G向5G的演进,以及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对于车联网的通信速率、时延和可靠性等系统性能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C-V2X需要持续演进。而C-V2X具备可长期演进能力,同样得益于陈山枝博士当年的高瞻远瞩。由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Magazine于2017年7月刊发的陈山枝博士作为第一作者的“Vehicle-to-everything (V2X) services supported by LTE-based systems and 5G”一文,在全球首次提出LTE-V2X向NR-V2X的技术标准演进路线,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谷歌学术被引量高达770次,在IEEE explore的下载量高达18180次。

在此论文的引导下,在大唐等我国企业的主导下,3GPP于2020年7月完成了NR-V2X的3GPP Release 16版本标准。

在C-V2X标准持续演进的同时,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C-V2X产业化和应用也在全球快速铺开。2018年,工信部率先将5.9GHz频段的20MHz带宽分配给LTE-V2X使用,由此,中国车联网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20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来的“仅支持DSRC”态度转变为“技术中立”,自此,欧洲主流车企、电信网络运营商在5G汽车联盟(5GAA)等大力推动C-V2X产业化落地。202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决定将此前分配给DSRC的频段重新分配给Wi-Fi和C-V2X使用,其中30MHz带宽(5.895-5.925GHz)分配给C-V2X专用;此外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终止了DSRC 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转向全力推动C-V2X 技术委员会工作。2022年12月中旬,美国众多公共部门(包括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美国交通部等)与美国智能交通协会、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官员协会、汽车创新联盟、美国高速公路用户联盟、美国交通安全服务协会、美国卡车运输协会、交通工程师协会、5G美洲、 5G汽车联盟、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一致达成重大目标:全力支持C-V2X部署,2023年将是关键的一年。2023年4月底FCC批准了一个在5.9 GHz频段部署C-V2X的申请,这将是美国首个大规模C-V2X实际部署,5GAA美洲区域执行董事John F. Kwant评价其为“美国广泛部署C-V2X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表明,在全球车联网迈入高速发展期、车联网产业化应用部署逐渐进入爆发期的当下,C-V2X已成为全球事实上唯一的车联网通信标准。除了持续主导C-V2X国际标准,我国也在C-V2X产业化方面引领全球并贡献输出中国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原秘书长赵厚麟先生曾高度评价C-V2X蜂窝车联网全球首本英文专著——<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C-V2X)>(陈山枝博士领衔撰写,全球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Springer出版社出版,IEEE车辆技术学会重点推荐)“这本专著的出版将可加速C-V2X技术及其跨行业应用的发展,促进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业界一致认为,该专著为全球C-V2X技术的普及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由此,我国在C-V2X技术国际标准上的持续引领,以及在C-V2X国际标准话语权的稳固,是国内各方共同努力下获得的重大成就,而从上文可见,陈山枝博士及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般攻克LTE-V2X/C-V2X车联网重大科技难关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了这些深厚积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和智慧交通的关键使能技术,作为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C-V2X必将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变革和发展模式创新。

十多年来,除了致力于LTE-V2X/C-V2X车联网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创新并持续取得全球业界高度评价的重大成果,陈山枝博士为实现我国主导的4G和5G核心技术突破、国际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带领其团队攻克的重大科技难关,创新提出波束空间复用、用户为中心的超密集组网(UUDN)、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等方向性趋势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陈山枝博士结合理论研究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和工程实践,与团队合作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IoT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China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发表的10篇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全球排名前1%论文)(陈山枝博士作为第一作者有7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全球排名前0.1%论文),均为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创新与方向性的学术论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和行业影响力,持续引领着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

2019年,陈山枝博士当选IEEE Fellow,这在大陆工业界是比较少见的,当时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给出当选理由是因其在无线移动系统标准化方面做出领导性贡献(for leadership in standardization of wireless mobile systems)。笔者与业界朋友交流都认为,陈山枝博士是将论文写在产业实践的大地上,是我国移动通信领域产业界中少数具有全球学术影响力的难得人才,既具有工程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判能力,又能倡导和引领学术研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