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IMT-2020(5G)推进组蜂窝车联(C-V2X)工作组第二十五次全体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由IMT-2020(5G)推进组蜂窝车联(C-V2X)工作组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车联网技术创新与测试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协办。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信科集团车联网产业的骨干载体,代表集团承担本次会议举办工作。汽车、信息通信、交通、公安等行业100多家成员单位的18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汇报讨论了工作组课题进展和新立项课题,开展了“车联网应用案例征集”“5G+车联网融合应用”“MEC与C-V2X融合测试验证与应用实践”专题研讨,并组织了相关技术分享。
工作组课题进展方面,“车联网路侧应用服务数据质量规范和评测方法”课题进行了进展汇报,“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和“露天矿山车辆--云端数据输送标准需求”2项课题进行了结项汇报。其中,“车联网路侧应用服务数据质量规范和评测方法”课题已完成地图、红绿灯、感知信息共享等消息体中相关数据在不同场景下填写内容要求,下一步将研究路侧消息内容准确性等测试方法及数据运维方案。“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课题梳理现有标准体系内已定义的设备、通信、应用、安全等标识,提出对车载和路侧传感器、路侧计算单元以及感知信息共享应用等标识标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露天矿山车辆--云端数据输送标准需求”课题研究矿山场景下无人驾驶整体技术架构、定义了无人矿卡、挖掘机等作业车辆与云端平台的通信模式、数据交互内容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形成国标、团标,并在矿山行业落地实施。
专题研讨方面,“车联网应用案例征集”专题讨论了当前各地车联网应用场景面临技术方案与实施成效存在差异、运营成熟度和商业价值不一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地方车联网场景应用和基础设施部署,工作组将启动车联网应用案例征集活动;“5G+车联网融合应用”专题分享了5G与LTE-V2X直连通信协同组网等不同技术方案支持车联网应用的案例,研讨了5G与LTE-V2X直连通信协同组网的业务协同机制、业务连续性保障等问题,并提出“5G与V2X跨网业务协作关键技术研究”新课题立项,将进一步研究5G与LTE-V2X直连通信跨网业务协同信息交互典型架构及部署建议等内容;“MEC与C-V2X融合测试验证与应用实践”专题,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想未来通信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MEC与C-V2X融合应用场景和部署方案、京津冀城市群MEC与C-V2X融合跨省互联建设运营实践,研讨了MEC与C-V2X融合网络可靠性、部署和运营成本等问题,工作组将启动MEC与C-V2X融合测试床(第二批)结项活动。
会议邀请重庆科学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了“科学之城 创新高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造”高地的相关情况,并邀请参会专家参观考察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谷。同时,还组织了技术分享:中信科智联、西部智联、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分别进行了“交通场景需求驱动的路侧全息感知实践与思考”、“车路云一体化助力智能交通加速发展”、“信通院西部分院车联网技术研究及检测能力介绍”技术分享。
中信科智联解决方案产品线总监于中腾发表了主题为“交通场景需求驱动的路侧全息感知实践与思考”的演讲。他认为,交通应用场景需求要与全息感知系统能力相契合,介绍了当下感知系统建设和应用挑战,提出了全息感知系统在交通应用场景中的思考、实践和建议。针对全息感知系统建设,他认为全息感知系统建设应以交通应用场景为导向,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部署方案考虑道路情况,既要有“标准方案”更需要“因地制宜”;
二、系统等级和交通应用需求结合,感知系统过剩部署将造成资源浪费;
三、重视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同时兼顾规模和成本,采用分级分区域建设;
四、建设指标要求应契合行业内技术发展现状,逐步完善全息感知建设和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