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字路口,前方有车辆或障碍物阻挡视线,从视野盲区突然有车或行人横穿,导致猝不及防相撞,俗称“鬼探头”。在同样的测试路况下,搭载了中信科智联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车辆,好似长了“天眼”般,减速停了下来,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这就是“C-V2X”的神奇之处。4月26日,中国信科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信科集团重要指示五周年科技创新大会”上,这一行业首创成果亮相在展台上。
C-V2X 是融合蜂窝通信与直连通信的车联网通信技术。传统智能驾驶所依靠的单车智能存在无法超视距感知、受环境和天气影响、学习算法长尾效应、无协同能力等局限。C-V2X车联网具有超视距通信、上帝视角、车车/车路主动协同等优势,两者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中信科智联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中信科智联攻克了C-V2X直通通信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等关键技术及量产工艺难题,发布全球首款自主可控C-V2X车规级模组DMD3A,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自研的模组已在车载前后装和路侧市场广泛应用。前装领域已与十余家车企展开合作,车辆类型涉及乘用车、商用车、无人小巴、无人配送车等,推动了智慧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C-V2X车规级模组DMD3A
同时,中信科智联在C-V2X与单车智能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探索和实践。基于自研C-V2X车规级模组DMD3A,在业内率先推出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其将引领汽车智能化向网联化演进,是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的重大突破。C-V2X融合感知解决了单车智能驾驶的视距受限和协作效率问题,提供了360度“视角”,提升了智能驾驶适用场景和范围。
据了解,以十字交叉路口为例,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达近 5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路口或与路口相关。再如,山区高速公路弯道较多,特别是在上、下匝道区域,由于道路线型、山体遮挡的影响,车辆无法及时获取前方道路信息,一旦有停车、行人、遗撒等异常情况发生,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中信科智联作为“国家队”,提出C-V2X车联网技术,引领网联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赋能智能驾驶中国方案。C-V2X技术能向“路人甲”借“千里眼、顺风耳”,可以通过与其他车辆通信、以及路侧感知设备进行探测与分析,对车辆进行盲区感知补充,有利于车辆驾驶者进行路径规划、避免交通事故。
“从智能辅助驾驶到未来实现全场景全天候开放道路无人驾驶,将越来越依赖这一最新车联网通信技术低时延、高可靠及实时交互的能力,小到车与车之间,能实现紧急车辆避让,大到一个区域,如果有救护、消防、公安等紧急车辆等高优先路权车辆的经过,一辆车可以‘通知’周围车辆注意让行,再大到一个‘城市大脑’,能通过多级计算,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在交叉路口的优化控制,让无人驾驶车上路后不会‘乱套’”。就在今年,中信科智联自研的行业首台C-V2X融合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方案,已开始向客户进行推广。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专家委主任、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山枝介绍,中国信科集团是C-V2X车联网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引领国际标准,是LTE-V2X和NR-V2X标准的主要贡献者。2022年,中国信科/大唐LTE-V2X专利和NR-V2X专利在全球申请人中均位列第三。
目前,我国在上半场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已处于领先地位,C-V2X在全球竞争中形成超越态势,成为事实唯一的国际标准,中国信科集团将持续推动LTE-V2X技术在汽车、交通行业落地应用,助力我国赢得下半场智能网联汽车竞争中的决定性胜利。